六国论苏洵读后感(通用13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国论苏洵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国论苏洵读后感 篇1怎样才能读好书?毫无疑问,一个好的时机非常重要,而暑假就是一个好的时机。走到书店,买了一本《苏轼传》,翻开了它,我仿似翻开了苏轼那传奇的一生……
苏轼,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与其父和其弟:苏洵和苏辙合称三苏,被列进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门三杰,多么令人惊叹啊!苏洵没有考上进士,只得期盼两个儿子,不料两个儿子都那么争气,双双中举,这也是苏轼传奇而又不幸人生的开始。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有一段潇洒的时光,试问天性爱玩的他怎会安于寂寞?此时,兄弟、妻子都在身边,也许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在神宗上任,用王安石来变法后,他可就不是这么好过了,因为朝廷分为了保守派和新法派,两个派别之间斗争不断,苏东坡也时常受牵连,从这里调去那里,然后再去那里,要知道以前的交通可一点都不方便,这样的舟车劳顿也许只有乐天的苏东坡能受得了了,他的妻子王弗在这之前去世了,苏轼为纪念她而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在不久之后,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这让苏东坡悲痛欲绝,回家为父亲和妻子守灵。在他人生中后段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后来他与司马光在是否完全废除新法这个问题上有争议,在司马光去世后,与他一个派别的人就设计去陷害他,大发文字狱,让苏东坡受了不少无妄之灾,著名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完成的。晚年的苏东坡就更加凄苦了,被当时的皇帝一再贬职,永不升官,而且三个妻子都先他而去,这让人如何说苦!
当然,苏轼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悲苦的,他的诗书才华可是完全免检的,他的才气也让他拥有了很多朋友,在他受苦难的时候,可没少朋友来帮他。他与朋友佛印之间有许多趣事,还记得有一次在船上,他们出的对联“狗啃河上骨(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让我哈哈大笑,大喊妙绝了。东坡的另一个朋友陈季常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人,因为“河东狮吼”就是从他怕老婆流传出来的。
苏东坡可不只受朋友们的欢迎,他同样也是百姓爱戴的对象,对于一个会苦中作乐的人是不会悲观的。他每到一地都会尽量为百姓谋福祉,为百姓做事,深受百姓喜爱,从诗中“为报倾城随太守”就可以看出,这可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是因为他心系百姓,当然,可能也与他的名气与才气有关。记得在书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他,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看了《苏轼传》,仿佛经历了他的一生,往事历历在目,给人以启迪,又让人感慨无限。在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苏轼出生时,旁边有座山一夜之间草木枯死,怎么救都是荒地,后来在苏轼去世一年之后,那座山又恢复了生机……这个传说给人无限遐想,也许是因为他吸取了那山的灵气了吧,所以他才这么出众……
闲暇时,捧起一本书,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六国论苏洵读后感 篇2最近看了许多古代文人的文章,发现:古人好“古”。有许多文人志士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纵横,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孔子曰:“吾非圣人,好古,敏儿求之者也。”看来古人对“古”热议有加,但我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认为史论仅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主义”,有点纸上谈兵。
以苏辙的《六国论》为证。子由认为,六国之士虑患甚疏,才致以亡国。他指出,六国中韩、魏紧邻秦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志诸侯。”六国当团结一心,援助韩魏,方可挡强秦。但于我个人看,这说法有史论常见的三大矛盾:
一、苏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反观历史,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但是谁知道秦国会统一天下呢?这就像一个人去考语文,等考卷发下来一看,阅读没做好,追悔莫及,然后再说当时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实上,你当时多花时间做阅读,可能后面的作文就写不完了。要是按他说的做,灭了秦国,说不定一统天下的就是楚国了,然后苏辙再写个《新六国论》,讨论秦国和其他五国怎么对付楚国。这就是史论第一大矛盾——时间矛盾。
二、六国有没有过对秦国的联合征讨?有。苏秦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六国合纵,齐力攻秦,迫使秦国弃地入关,据险以守。然而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请注意,六国是六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六个省。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没了,立马卷铺盖走人。而苏辙想让六国不依不饶地长久抗秦,这就是让历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发展,太过理想化,所以史论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苏辙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意思是让韩、魏抗秦,其余四国在暗中帮助。假如你是韩魏之君,与其牺牲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却让那四国金瓯无缺;自己舍命攻秦,却让那四国安居乐业,还不如直接投奔秦国,坐享秦国的俸禄算了。这就是史论第三大矛盾,让个人和组织干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称之为动机矛盾。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史论”跟历史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根本是矛盾的。还有很多写个人的史论,像《豫让论》,认为豫让在其主智家被灭后附于刺客之流谋刺赵家公不是义举,当在智家因侵吞邻家封地被灭之前以死相谏。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说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运气,还把理还给了秦国……这些史论观点标新立异,也不无道理,但看一个人过于片面,仅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文章就不可谓通古今之变了,有失全面。
话虽这样说但史论也有不小的文学价值,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以为,历史的作用不在历史本身,更不是用来标新立异,显示自身观点的厉害。最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只有链接现实的史论,才最有意义和价值。
六国论苏洵读后感 篇3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平原君 ……此处隐藏6472个字……要给大量的金钱送给辽国。而这种情况和当时的秦国和山东六国的情况是非常相似。
秦国一点点侵占六国的土地,小的成果是获得小城,大的结果是得到大城。秦国靠武力攻占的地方其实是非常小的。所以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战争,主要是因为贿赂秦国。苏洵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的先祖披荆斩棘,才获得小小的地方。而六国的子孙不知道珍惜,都送给秦国,而且像丢掉草芥一样扔掉,今天割让五个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以为能够有一夜的安寝。早上起来有发现秦军到了跟前。所以六国的灭亡是必然的,贿赂秦国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烧不尽,或也不会灭。六国的地方有限,最终都灭亡了。
有人说齐国没有贿赂秦国,为什么也灭亡了?苏洵认为齐国配合秦国,没有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自然也不能避免。虽然燕赵两国开始不愿贿赂秦国,当时能够保住土地,所以燕国才得以最后灭亡,而赵国如果不是李牧被小人陷害,秦国也很难获打败赵国。而齐国当时还是非常强大,但是害怕秦国,所以没经过什么战争就投降了。
读完《六国论》,虽然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是因六国贿赂秦国这个观点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是真的像苏洵那样说,六国团结一致也许真的不会那么快灭亡了。在宋朝虽然用钱保住了片刻的平安,但这种平安是不能持久的。
今天的世界其实也是一样,像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他们为了美国的保护,将大量的钱给美国。最后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保护。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我们虽然实力很强,但是仍然需要警惕。《六国论》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
六国论苏洵读后感 篇12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龋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
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枪能杀人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
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平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国论苏洵读后感 篇13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龋
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枪能杀人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
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平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