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我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任教已近六年,在这六年中,我听过许多教师上课,也请教过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深切感悟到了农村语文教师的困惑、迷惘、惊喜、顿悟……
纵观整个农村的小语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考虑教学内容的达成度,却很少考虑自己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个人情感是否能对自己的学生产生影响,以致于他们虽然苦心教学,但教学成绩总是平平。那么,如何才能将一堂赏心悦目、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语文是极富魅力、极具感染力的一门学科呢?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富有诗意的人。
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与态度。那么怎样成为一名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呢?
首先,诗意的语文教师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语文教师的“感性”。诗意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要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拥有一颗积极地关注学生成长的心灵。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学生的物质需求,那么给学生的精神输入就显得重要了。学生的精神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课堂中来,从师生的密切交往中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不在于你的地位,而在于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在于爱心的涓涓流淌,在于对学生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学生喜欢你呢?如果学生不喜欢一位教师,又怎么能认真听课,喜欢语文学科呢?“学生是不可能向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习的”。
其次,诗意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这是语文教师的“知性”。诗意语文教师的“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教师要有完善的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更新与变化的,语文教师这个职业,是一定要“教到老,学到老”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教学的活力和魅力;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永葆教学的青春与活力。第二,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随着现代科技地发展与进步,对于教师的基本功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三字一话”,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与技能,以辅助教育教学工作,使课堂教学趋于多样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三,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由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多元化,语文教师虽不能说要通晓天下事,但最起码的文学素养、科学知识、史政、哲学、自然地理常识是应当具备的。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涉及到科学 、史政、哲学、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又如何能上好这些课文呢?常言道:“欲施人于一瓢水,自己应有长流水。”由此可见,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再次,诗意的语文教师也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艺。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教学艺术包括处理教材、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等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和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行为、心理、情绪等的调控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创新。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新的,一种方法、艺术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要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课堂,教师就要有好“点子”,这“点子”就是艺术。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每一位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出发,因材施教,不断地变化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艺术。不能人云亦云,一味地效仿,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体现自己个性的教法,让课堂充满诗意。所以说,教学技艺智慧与技能的结晶。
第四,诗意的语文教师应当是极富激情的。一堂诗意的语文课应当是激情四溢的。“以情悟情,以情动情,以情生情。”一个语文教师上课用语平淡、面无表情、心静如水,没有任何一个富有深意的肢体语言,又如何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又如何能把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悟出文章作者的用意呢?更不用说能提高其精神境界,荡涤其心灵了。一个语文教师应当是充满激情的,只有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运用饱含深情的话语、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情动情,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就能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同时也让学生尽情享受着学习语文的乐趣,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总之,语文课堂因诗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飘逸着诗意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返朴归真,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上一节语文课容易,上一节诗意的语文课不易;当一个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不容易。诗意的语文课,如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诗意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诗意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运筹帷幄;诗意的语文教师,语言优美、风趣幽默。让我们都努力争当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吧,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去点燃诗意的语文课!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在《56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封面下,“把孩子们变成学习的天使。”我认为这些话其实是对教师教育理想的总结,或者是对教师教育追求的映。“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有雷夫老师点点滴滴有益的做法,看见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堆孩子围在雷夫老师的身旁,几个孩子甚至坐在了雷夫老师面前的桌子上,家一齐用心热情的展开讨论。
我问自己这个场景熟悉吗?我看过吗?在我们周围是不允许的。因此,我开始有点理解雷夫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话是:讽刺的是,第56号教室之所以个性,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东西害怕。
但我相信,一定有一种东西叫“害怕”在我们的教室里,因为我们的世界不允许孩子不害怕老师,不允许孩子不尊重老师,骄傲地忘记自己,悲伤地失去形式。
雷夫 ……此处隐藏838个字……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4(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九百余句,两千余字的《离骚》,对于我仅剩,或者说仅有这14个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仅此而己!〝灵均〞、〝揽蕙〞……太多太多的词汇那么陌生!有人说:读书会使人越来越感觉渺小。今天听刘双贵教授讲文学修养,着实让中文系毕业的我折服。
屈原、李清照、徐志摩……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经刘老师点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不愧是言为心声!这么多经典作品,如果用心阅读,一定能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读书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得以延长!刘老师一篇篇信手拈来,随口成诵,那富有磁性的声音,不得不让我们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
细细聆听,心随所动,做老师需要提高文学修养。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位。人之涵养就彰显在由文化底蕴而散发出的自然之美。
提高文学修养是一种修练,更是一种心志的砺炼。不能急、不能怠的平和心态是根本!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境读名著,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更会由此影响到工作、生活,波及到周围的人。做一个拥有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人,是自己的福,更是周围人的福。
每天写些什么,积累点儿什么,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完善自我的涵养。这是一段苦旅,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先做好自己该做的.--提高修养,再做自己想做的--成就学生,成就事业。万事成败皆讲规律,积腋成裘,聚沙成塔,绳锯木断,铁杵成针……无一例外,都在强调量与质的关系。个人成长的路漫长悠远,需要每个人静下来,沉下来去求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曰不能,心向往之……
(二)国学之魅力
一直以来,我对古诗文等经典都是断章取义,鲜学鲜用,用过即忘。即使教毕业班复习古诗文,也是如此应付。毕业班过后,一切诗文皆忘。为此常信誓旦旦,要利用假期恶补,要与学生齐积累……可是总搁浅于半途。试思缘由,皆因无内需。
今听杨淑芝教授讲座,单不说内容,仅从其年愈七旬,口齿清晰,头脑清明,就令人感慨万千。老太太国学经典娓娓道来,坚涩难懂的《周易》,经她旁征左引,日渐清晰。〝相似育人〞的教育教学理论渐渐浮出水面。〝相似、易简、德圆〞的过程中〝成人成己〞。阴阳自然之间〝随姿顺势〞、〝以愚诱智〞,做水一样的教师,行水一样的教育,研天地之学问……看似高深莫测的教学论竟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厚德载物〞之理原来如此。
边听边记,更在不停〝百度〞,这些耳熟的经典似曾相识,却不明其真正的含义。脑袋还停留在上句,杨老师已引入新句。只有不停搜索网络,搜索大脑的每个角落,不然自己跟不上杨老师的步伐。看似与教学无关的经典,却蕴藏深刻的哲理,听着听着,蓦然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这或许正是国学经典之魅力。
随着教学之路上的不断前行,我越来越觉得汉语之博大精深,故开始探寻《汉字树》中字根字源。因古汉语不扎实,故边看注释边听《史记》。因感古诗词之精妙,故下载《诗词歌赋》,闲来随看随悟……今与杨教授相比,甚感汗颜。为用而学怎比杨老博学专攻之大义?
国学之德在于明,国学之魅在于省,国学之魂在于承……由点及面,深研之,必有成!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5假期里阅读《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认识了一个新的名词“比较阅读”。所谓比较阅读是将两个或多个材料对照阅读,比较、辨别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分析、综合、概括、重组,形成新认识的过程。
阅读教学需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具体学情来精准确立教学目标。通过比较阅读教学策略能够迁移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从“会读一篇”走向“会读一类”。
比较阅读带来的创新和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聚焦。单篇文本的教学,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庞杂,教师什么都想教,结果什么都没有教好。比较阅读通过两或多个文本或语段的异同比较,能集中、聚焦教学内容。
第二,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凸显自主,倡导发现。比较阅读的重要目的是发现规律。
在比较阅读的课堂上,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独立阅读、比较阅读,教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通过比较,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阅读,主动探究,有所发现,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发现的快乐、获得阅读、表达、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这是比较阅读的重要特征。
比较阅读有三大价值。
第一,有利于学生发现读写规律。要从单一语段或单篇文本中发现读写规律比较困难,学生发现不了,怎么办?教师只能讲给学生听。但是,如果把两个语段或两篇文本放在一起,学生就容易发现,就能自己去发现。这是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智慧。我们学校倡导智慧教育,智慧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思维。让学生在两个甚至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观点中比较、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肯定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
第三,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从“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比较阅读正好可以通过变革阅读内容,促进阅读方式的变革。比较阅读的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比较阅读—发现规律—迁移运用。教学过程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是设计比较阅读的具体任务,在学生探究规律遇到困难的时候搭设支架,点拨启发,并巧妙创设交际语境,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变革,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阅读发现通常不能一撮而就,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一次比较,两次比较,三次、四次比较,在反复比较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不断发现,享受阅读发现的乐趣。
比较阅读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它还能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生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阅读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能让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