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病毒》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花冠病毒》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见到这本书,我就被深深地吸引,因为书名是“花冠病毒”。花冠代表着华丽与美好,病毒却代表着丑陋、恐怖与死亡。这两个词语并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感觉冲击。
故事讲述的是201N年一种可怕的瘟疫病毒“花冠”突袭燕市,一时间,千万民众的生命陷入危机。亲临一线的病理教授于增风,以身试毒不幸身亡。燕市全城戒严、人心惶惶,拥有心理学背景的美丽姑娘罗纬芝临危受命,亲临抗毒一线采访,深入了解了危机情况下各色普通人面对恐慌和毁灭时的心理困境,并阴差阳错的拿到了于增风教授的遗物。遗物中居然藏有花冠病毒的病菌,罗纬芝身染瘟疫,命悬一线,依靠神秘人李元赠送的神秘药粉,不可思议地获救,成为各方利益集团角逐的对象。为了人类和病毒决战的最后胜利,罗纬芝们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最终取得了抗疫的最后胜利。在这场战役中,美丽的姑娘罗纬芝也收获了至死不渝的炽烈爱情。
小说开篇“燕山市花冠病毒死亡人数超过100,抗疫指挥部公开发布数字为25人”,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越来越严重的疫情,越来越紧张的局势使读者也高度紧张,这和2003年得SARS疫情何其相似!这也使得这部“不软不硬的科幻小说”充满了现场的真实感和危机感。
小说中说,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也是病毒的,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人类是无法消灭病毒本身的,因为它的出现得要比人类早得多,没有人类的时候,它们就是这颗蓝色星球的主人了。这些远古生物长眠在南极和青藏高原的雪山中,全球变暖,这些病毒就会重返人间。真会是这样吗?想着都觉得很可怕。随着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扩大,远古以来就沉睡的病毒很有可能冲出江湖,使某些动物或者植物感染,随着人类滥食而被感染,也有可能对牲畜的家庭集体化的养育方式而感染病毒。比如一头牛因喝了含有病毒的远古雪水而毙命,在自然条件下,这头牛死在荒原不致病毒快速蔓延,但我们如果集中喂养,一些不良牧场主会把得病的牛尸焙干、粉碎,搀在饲料里,这就使得牛因蚕食同类的尸体而染病,进一步将病毒带给人类。居安思危,人类违反自然规则的行为或许真会导致病毒蔓延,或许,人类和病毒的这一战真的不可避免,胜负又有谁知呢?看现在环境污染、滥用抗生素引起细菌、病毒变异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人类啊,别让近期利益蒙蔽了双眼,千万不要自掘坟墓啊!
书中对原子不灭观点的描述颇俱浪漫情怀,“每个生命都是原子构成,生命结束后,这些原子袅袅飘然离去,开始新的轮回,新的组合。有好事者计算过,每个人身上多达10亿个原子,当生命溃散后,这10亿个原子与其它原子重组,可能是海里的水,也可能是拂面的'风,可以使沉重的铅,可以路边的一株树……”这些描述使我顿感因缘如是,不生不灭,无穷无尽,亲人虽然逝去,但亲人的原子还在,温暖的亲情还在。人的形体,在浩瀚的宇宙里是多么渺小,人的一生,在时间长河里又是多么短暂啊,但构成我们的原子是永恒的,它们徘徊在这个宇宙里,永远不会消失。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叙述一场冒险,一场战役,而是更深入地关注生命、人性、爱情等话题。在女主人公罗纬芝得知自己的恋人逝去,在冰窖向恋人的遗体告别时,有这样一段描写,“罗纬芝希望自己在此地冻裂,她已然做好了准备,承受生命坠落时的崩碎,和李元一起化为原子。现世离得这样近,化为原子的时候,一定也是肩并肩唇齿相依。到那时,一切悲伤都不复存在,他们在天空任意飞舞。飞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他的氢和她的氧,会变成一滴清澈的露珠。她的碳和他的碳,会变成一块甜美的蛋糕,他的锗和她的锗,会变成一株峨眉的灵芝……,此刻,罗纬芝最想让自己变为一粒小小的太阳,沾染到他的唇边,熔化那里已开始凝聚的冰晶,再享受一次销魂的深吻……人生要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安详,和你在一起,哪里都是天堂……”。这比“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具有一种豁达的情怀,在这里,除了炽烈的爱情,我们还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洒脱。人的一生太短暂,如果将自己融入到浩渺的宇宙中去,还有什么不能释怀呢?
书的最后,作者借李元的母亲之口说,“对逝者最好的悼念,不是哭泣和黑纱,是柔和与温馨,甚至是满怀诗意的追思,因为我们从根本上来说,是不朽的”。是啊,我们的原子是永恒的,我们也便是永恒的了。
毕淑敏老师的小说多以悲剧意识和死亡意识来探求幸福、死亡等终极关怀,而在本书中中,毕淑敏老师却聚焦心理灾难。这也许是要在灾难来临之前,先给人类提个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