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说课稿

时间:2024-04-09 17:15:38
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与地坛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与地坛说课稿1

分析课文

(1)该课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前两课的教学中,我已经围绕单元重点教给了学生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那么在这一课里,我将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鉴赏散文的能力。

(2)《我与地坛》的特点和价值。《我与地坛》原文一共七部分,近13000字,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的回忆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于身体的残疾而对人生对产生的独特感悟,在文坛上影响很大。本文节选前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获得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以及自己读懂母爱后追悔莫及的心情。

这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字里行间包含了作者对生死对人生深刻的思考,语言沉静、深沉而耐人询问。因此,学习本课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教学目标

一、感受史铁生散文的特色,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

三、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

设计理由:目标的第一、二条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史铁生主要成就在小说上,但其散文也十分精彩,学习本课,不仅仅要品味语言赏析手法,还要学以致用,借鉴到日常写作中,这是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同时,我想,教材的编者将这篇文章收入教材,也不一定只是因为文本方面的特点,更多的还有史铁生作为一个残疾作家,其思想和灵魂中有许多光辉点,对当代青少年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兼顾其思想价值,特设计了第三条。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生命求索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沉寂的地坛为什么能使作者从悲观轻生的状态中走出来并有所感悟。

2、理解母亲给予作者了哪些人生的启发,以及掌握细节描写在人物刻画中的意义。

设计理由:这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最容易出现障碍的地方。教师必须在学生阅读时给予必要的启示和指导,才能使之弄清楚。

教学方法

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讨论,独立总结。

教师:组织、提示和补充。

设计理由:这样做是因为本课为自读课,同时也是实践新课标的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需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以及分发阅读材料。

设计理由

要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仅仅依靠课本上的7000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课前印发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使用投影仪将有关文本投到屏幕上,这样可以在有限的课堂上增加容量,另外还有必要利用多媒体播放声音材料,这样可以为学生理解课文创造一个氛围。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课文

陶渊明为自己写过《五柳先生传》,下面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为自己写的简介:史铁生,一九五一年生于北京。七岁上小学,十三岁上中学,初中二年未尽文化革命开始,自此与上学无缘。十八岁时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去陕北农村插队,种一年地,喂两年牛,衣既不丰食且难足,与农民过一样的日子,才见了一个全面的中国。三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住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身残志且不坚,几度盼念死神,幸有亲人好友爱护备至,又得幽默大师卓别林指点迷律,方信死是一件最不必急于成的事。二十三岁到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七年。工余自学英语,但口译、笔译均告无门,彻底忘光。又学画彩蛋,终非兴趣所在,半途而废。然后想起了写作。据说不能四处去深入生活者,操此行当无异自取灭亡,虽心中忧恐,一时也就不顾。莽莽撞撞走上写作这条路,算来已近载,虽时感力不从心,但“上贼船容易不贼船难”,况且于生命之河上漂泊,好歹总是要有条船。三十岁上旧病殃及双肾,不能胜任街道工厂的工作,谢职回家。一九七九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一九九八年终致尿毒症,隔日“透析”至今。“透析”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和散文集《记忆与印象》出版。作品多次获奖。现为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

设计理由:(1)采用史铁生自选集上自我介绍的文字,这样既算作导入,也是很好的作者简介。(2)这段文字写得颇幽默,可见作者对待命运的从容,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另外,可适当补充史铁生身残志坚的材料,例如:史铁生说: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由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2、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全文内容并处理生字词。

3、由学生默读第一部分,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地坛在作者心中有什么样的位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2)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

(3)作者从地坛获得了哪些生命感悟,地坛为什么能改变作者的人生态度?

授课说明:请学生主动讨论答案,教师适当点拨和总结。这是本课时授课重点,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景物描写中发现改变他人生态度的东西。

4、思考与拓展

同学们现在回忆一下,我们熟悉的人物中,有没有和史铁生的命运相似的人,请将其故事大致讲述一下。并总结他们有什么共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补充说明:人物例如张海迪,霍金,贝多芬,海伦,桑兰等。有必要的话,可以讲一下张海迪的《轮椅间的对话》。

设计理由:

任何人想突然面对苦难时,都难免一时消沉,但可贵的是有人能从绝望中挣扎起来,重新面对生活,甚至活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像史铁生他们。现在的学生生活优越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对苦难的理解相对较少,适当的例子,会使他们从这些人物身上受到启发,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能从容淡定。

史铁生之所以能最终走出困境,不仅因为有母爱的默默支撑,还有地坛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沉思的环境,可以使其慢慢疗伤。而我们现代人在快节奏的喧嚣生活中,心灵疲惫至极,恰恰需要像史铁生一样寻一个幽静的环境给自己一个自省反思的机会。而且,生命唯有思考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滋有味。可以在授课时谈谈思考对于心理健康的意义。

第二课时

1、导入

首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母亲》,使学生沉浸在感恩母爱的氛围中。……此处隐藏23206个字……观赏地坛中的景色,并从自身出发设身处地去理解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感悟。我具体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导入:

首先,我用多媒体投射两张史铁生的照片,让学生去看,去观察照片中的时间、环境和史铁生的姿态与表情。

之后,角色扮演——我是记者,学生们都是史铁生,一部分学生是照片1中的史铁生,另一部分学生是照片2中的史铁生。然后开始模拟采访,我会提出问题:“请问您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您希望二十年后您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打破上课之处的沉闷与紧张;并且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靠近史铁生的人生,对作者的遭遇和承受,去假想去体会。如此不仅可以直接拉近他们与作者和文本的距离,而且很直观的激发了学生对作者人生经历的同情与好奇,直逼生死的主题;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隐喻了他们自身的幸运与幸福。

最后,由我总结,介绍作者生平,交代史铁生在遭遇不幸的前后,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变化,同时提出疑问:是谁让这个终年与轮椅为伴,与疾病厮守的人笑得如此灿烂?或许我们可以从《我与地坛》中找到答案。由此走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研读课文,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分四步走:

(1)一读全文,奠基调,点重点。

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二两节,标自然段、留意生字词、并简单概括一二节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的语言(平实而舒缓)和情感基调(压抑悲恸)。

之后,我会和学生一起通字词,特别强调多音字“剥、捋、隽、熨”。

再由学生自己概括课文两节的主要内容(一:我与地坛;二:我与母亲),我再简单的点出:在我与地坛的后面有一只眼睛,那是母亲的眼睛。

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初步去感受课文平实而舒缓的语言所营造出的那种压抑又略带悲痛和希望的情感基调。在有了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后走第二步:

(2)二读部分,赏景色,抓线索。

由学生自己自由的读第一部分,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思考:我与地坛的关系。——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一节,意在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和宿命。

之后,全班齐读第一段第一句话“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紧接着我再读这句话,我会重读“好”、“小说”、“都”、“实际”,意在强调地坛对“我”的重要性,让学生马上关注作者对地坛的描写。

接着由学生分组讨论:我和地坛的缘分表现在哪?——通过这个所谓的“缘分”很自然的引出后面对地坛景色的描写;同时在他们的讨论中我能够了解学生对这个缘分的理解,或许会有新的想法和认识的生成。第三步:

(3)三读景色,寻变化,悟缘分。

这一步就是析景,是第二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首先,找同学有感情的大声读第三段,并说说第三段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坛。我会点出,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背后的“愈见苍幽”和“茂盛”,意在引导学生意识到,与废弃荒芜同在的还有那“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

之后,再找同学读第三段,沉淀我与地坛相遇之初的情感,明确:家与地坛的近,让这个曾经无比辉煌而此时荒芜冷落的园子,迎来了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了双腿的年轻人,可谓惺惺相惜。

同样道理,先找同学读第五段中的景色描写,我再读一遍,争取读出一种轻快地节奏。再让学生回答:这个时候,地坛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的?

——学生对第三段的景色和情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我希望能够让他们自己去悟我与地坛的相识之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自己去体会景色中饱含的生命迹象,聆听生命竞相生长而发出的声响。我再点出,第五段,作者实际是放大了对微小生物的描写,用地坛中不常被人关注,但依旧鲜活的生命,去感化和鼓励自己,让自己努力做到残疾但不颓废。

最后一景儿——第七段六个譬如,我先读,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放空一切,去听去想,听过之后说说自己的感觉。之后,我点出:“默坐”、“呆想”之后,耳边的嘈杂、纷乱的思绪尽可抛诸脑后,所有的风雨所有的跋涉,即便艰辛甚至痛苦,也都是一种强大的释放,是生命重归零度的返璞。

再让全班齐读,用齐读的力度带起学生们内心的悸动和震撼,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感受那种来自生命中苦痛的力量,捕捉风雨中若有若无的彩虹。在分别赏析了三处景色之后,进行第四步:

(4)四读全景,析语言,沉思想。

再把第一节从头到尾读一遍,出声的读,将地坛中三处景色描写串起来,我会提醒学生,让他们注意第七段第一句话“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以此明确,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地坛中的景色,实则是在写自己那时那刻无处释放的感情,借我在地坛中的所观来诉说我在逆境中的所想,对生、死的感悟也就自然的流于其间。

最后,反问学生,作者何以在地坛中重拾活的信念,重燃生的希望?——这个问题是在回应初读第一节的那个思考“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是什么?”,在了解了景色和思想的变化之后,沿着作者在地坛中走过的路,去找作者的心路。此时,学生已经可以自己概括出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距离的相近和精神的趋同,给我与地坛的相遇、相识、相知增添了一种缘分和宿命的味道。

走到这儿,文本研读这个环节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对于地坛中景色的变化及其中所饱含的作者的心路历程,学生已经能够了然于心了。在此基础上,就要让他们从文本中走出来,低头看自己。也就是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

3、总结文本,反观自己,升华情感。

再次投射史铁生的两张照片,让学生注意照片下面的小字,带着学生回到上课之处的那场采访中,提出最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再是扮演,而是真的,你们愿意做史铁生吗?

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沉淀这一节课所讲过的,关于文本的语言,关于地坛的景色,关于作者的感悟等等,继而再一次引发一种深度的,关于疾病与苦难,关于生命与生存的思考和讨论,由学生们各抒己见,我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第一课时,我想告诉他们: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如张三李四的时候,要想到,就命运而言修道公平;当我们因各种无法逃避的事端而遭受苦难的时候,要明白,正是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悲壮凝重的色彩;当我们心中的苦闷与痛楚无处安放的时候,要看到,爱我们的人正默默地陪在我们身边,为我们遮挡窗外更大的风雨。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4、作业:你在地坛中无意的碰到了史铁生,你想对他说?

这个作业可大可小,意在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们在课下继续沉淀,继续读,深化他们对课文第一节的理解,并且能够自由的说自由的写。下面是我的板书:

从作者靠近地坛,与它相遇;到走进地坛,与它相识,深入地坛也深入自己,这一待就是十五年;再到走过地坛,走过自己人生的起起浮浮,与它相知。这其实是与文本研读中的景色分析相对应,直观的体现了作者借地坛景色变化而抒发的情感变化。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我与地坛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