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说课稿

时间:2024-04-29 13:01:32
《孔乙己》说课稿

《孔乙己》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乙己》说课稿 ,欢迎阅读与收藏。

《孔乙己》说课稿 1

一、 教学内容

《孔乙己》是初中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小说,本单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次体裁为小说的课文阅读,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孔乙己》是一篇短篇小说,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世态。它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痛苦,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小说充分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成功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下层知识分子的形。教这一课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能启发学生怎样欣赏小说。

二、教学目标

教授本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的兴趣和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小说的欣赏能力,为今后更好地阅读和欣赏小说打下基础。孔乙己是我国现代文学长廊里很突出的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这样说,只要成功地解读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欣赏《孔乙己》这篇小说的目的就能达成。因此,我们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及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力目标: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方法及作品的社会意义的角度入手,初步学会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感觉作者对封建文化教育的忧愤之情。

这样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小说的方法和途径之一——通过筛选关键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评价人物的社会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对孔乙己性格特点的分析是教学重点,而由于学生对小说的背景和小说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实缺乏了解,因此,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文学鉴赏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光,不同时代的人的眼光更是千差万别。为此教学中,可设计几个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性格、主题、阅读感觉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的回答,只要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表达出来又能自圆其说的,我们就肯定。课堂中形成了一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使学生一反被动、静止的状态而富于强烈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教学环节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和教法设想,在教学环节上设计如下:

1、提示课题,了解时代背景——为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提供基本条件。

小说所写的是清朝末年的事。一九一一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反动腐朽的清王朝,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旧的封建教育制度根本没有改变。一些封建复古主义者顽固地维护着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教育制度针对这种现状,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在“五四”前夕,写下了这篇白话小说。

对于这一背景材料,如果说条件允许的话可预先布置学生从网上或书籍中搜集,课内交流补充。后来由于怕时间紧,就没有让学生在课内交流,而是由我直接以此导入新课。

2、分析人物的悲惨命运,尤其是现代文阅读教材的处理,要改变旧有观念,改变每文必分析结构层次,每课必讲授写作方法的做法。教师应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求知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和认知,因而更富于有效性。比如,对本文的信息顺序也可作适当调整,首先设计这样的个问题:

小说最后一名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

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有两个:一是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并能以课文为依据陈述观点,培养筛选能力;二是为分析孔乙己的性格及其社会原因打好基础。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从结局入手,对孔乙已的悲惨命运、性格特点作了思考分析。

3、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孔乙己性格特点及其社会原因。

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是为突破“社会原因分析”这个教学难点做准备,同时,通过对孔乙己性格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分析人物性格入手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为此,可要求学生深入具体课文,快速阅读找出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语句,圈点主要词语、句段分析孔乙己好喝懒做、迂腐守旧、穷困潦倒、死要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心地善良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从文中筛选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归类,加以论述,多角度分析孔乙己的死因。

4、 评价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

为了使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了使教学更有层次感,更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从分析小说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入手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可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对下列问题的讨论中,理解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具体问题如下:

①对孔乙己这一人物是否同情?为什么?

②对孔乙己这一个物是否怨恨?为什么?

③者为什么要刻画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

5、 教学小结。

教学小结具备两大功能,一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二是整理课堂教学思路与方法。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小结的这两个功能,可设计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对本课的教学小结:

①学了《孔乙己》这篇以后,你在阅读小说方面有什么收获?

②你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孔 乙 己

鲁迅

孔乙己性格特点 悲剧的社会原因

死?——————→死。——————→死!

好喝懒做 穷困潦倒 科举制度的毒害

迂腐守旧 死要面子 封建等级观念

自命清高 自欺欺人 封建统治者的狠毒残酷

心地善良

这个板书设计的特点是:结构清晰,语言简洁,内涵丰富。中间一行,从问号的“死”到句号的“死”再到感叹号的“死”,既体现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和线索,又揭示了对孔乙已这个人物的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入。从“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到“悲剧的社会原因”,则认识过程不断深入的具体体现。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想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追求学习目标的逐步实现,通过几个环节的设计,反复强化,围绕孔乙已这个主要人物进行充分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学得实,学得活。二是课堂提问由几组问题组成,问题有一定的层次性。我认为,问题的设设计是推进教学层次,开展自主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设计这些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针对教学目标去“学”——从哪些角度去学,用什么方法学 ……此处隐藏15315个字……

小说的鉴赏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教学中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设计主要问题勾联有关内容,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充分的交流,在课堂中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交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住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这一关键,进行如下教学安排及学法指导:

⑴朗读法:反复朗读,仔细揣摩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理解人物形象,整体把握内容。

⑵矛盾分析法: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把握人物形象,深究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以理解全文主题思想。

⑶质疑探究法: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思想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⑷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比较,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2、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孔乙己画像和“咸亨酒店”的图片资料。

【说学法】

一个好的老师不能只会奉献,而应该交给学生怎样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合作探究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找出反映孔乙己性格的关键语句。

2、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文中感受人物留给我们的印象。

3、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挖掘文本意义。

【说教学设计】

配合上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上我作了如下安排: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孔乙己图片、咸亨酒店图片)

由名家对《孔乙己》的评价导入(能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2、(多媒体展示文题、作者)

3、(多媒体展示《孔乙己》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2、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片断,说说孔乙己的身世和遭遇。

3、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是为了使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

三、问题探讨,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

1、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可笑的性格、孤独的人生、残酷的命运。

⑴填写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⑵孔乙己的一生是孤独的,他为什么不与人交流?别人为什么笑他?

⑶文中从哪些方面揭示孔乙己残酷的命运?

(通过合作探究,弄清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的性格特征。)

2、探讨孔乙己悲剧产生的原因。

课堂辩论: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辩题:

正方:孔乙己悲剧主要是自身原因,他是一个时代落伍者。

反方:孔乙己悲剧主要是社会原因,旧时代扼杀了孔乙己。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辩论理解孔乙己悲剧产生的原因。

(创设情境,通过辩论一方面深化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为以下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作了铺垫。)

3、讨论小说的主题:

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有的人说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有人说是揭示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有人说是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写一篇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在理解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和孔乙己悲剧产生的原因之后,再让学生去更深刻理解孔乙己这篇小说所揭示的主题就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4、揣摩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刻画方法。

学生通读全文思考: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安排这个部分的目的是,它不但落实了本单元中所要求的欣赏小说时,要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且对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的性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也是有帮助的。)

5、理解小说精巧的构思:

学习小组合作研讨:

⑴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⑵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来麻醉失落的灵魂吗?

⑶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通过研讨以上三个问题,不但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更能从鲁迅这样的文学巨匠手中学到写作构思的技巧。)

6、扩展引申,比照阅读:

请学生阅读《范进中举》一文的节选,与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两文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上的差异。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内阅读教方法,课外阅读去实践,双翼齐飞,才有提高。为此,我在拓展训练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运用课内所学,认真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既使学生了解了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又深化了学生对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的理解。)

7、课堂小结,激励号召:

同学们,那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时代的变革,有勇气脱下“长衫”,才是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愿孔乙己的长衫给我们的启示历久常新。

(课堂小结,既呼应了文章的题目,又号召了学生应该从孔乙己的身上受到启示。)

8、布置作业:

请你设想一下,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缩写小说。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为学生的课外练笔创造了机会)

(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我在第一课时着重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小说主题思想的探讨,第二课时着重使学生从小说当中借鉴写作技巧。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还遵循三个至关重要的原则:一是本篇课文作为一篇很有代表性的小说,我紧紧抓住学习小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则必须始终抓住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主题思想,把握好了这两点,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二是追求学生学习目标的循序渐进,不一蹴而就。从教学过程的思路来看,我主要有引入、整体感知、探究孔乙己的形象及文章主题、理解人物刻画方法、弄清小说精巧构思、扩展引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几个部分,细看这几个部分,实际上是追求的一种使学生能力逐级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最终达到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第三是遵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设计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成为习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通过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标新立异。这样做就使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兴奋优势保持始终,最终能达到使学生得实,学得活。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是高效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孔乙己》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