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沉默》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贵沉默》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贵沉默》说课稿1【教学内容及分析】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的第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真情,关爱他人”。这篇课文对孩子来说,它是一篇“爱”的教育。课文以一课堂的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载体,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重点。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述,讲述的是:老师在上课时,发现几乎所有孩子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然而孩子们却很少知道父母的生日。在孩子沉默之际,老师引导孩子们要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目标】
1、会读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重复、安静、沉静、恰恰、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沉默的可贵,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4、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沉默的可贵,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演读探究;图文结合,品读感悟。
学法:品读感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体会孩子们的情绪变化,理解沉默的可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重复、恰恰、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沉默的可贵。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沉默的可贵。
难点: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是谁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是谁给了我们生命?谁是对我们最好的人?(答:母亲,父亲……)
2、谁能说说父母是怎样爱我们的?(接送上下学,做饭、洗衣,给我们温暖、关爱……)
3、大家看这幅图片——生日蛋糕,熟悉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生日歌》吧。(大家可以边唱边回忆过生日的幸福画面)
4、父母每年都给我们过生日,送祝福。孩子们,老师问大家:“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给父母送过生日祝福吗?”(沉默)
5、好,大家都沉默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可贵的沉默。(板书课题)
6、沉默——说明同学们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没有给父母送过生日祝福。那这种沉默为什么还“可贵”呢?好,我们先来感知课文。
二、听录音,跟读课文。
划出生字、词语和你最喜欢的语句。
3、分组演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中的人物有“老师(我)”、“学生”、“家长”。同学们4人一组,一人演读“老师(我)”,一人演读“学生”,一人演读“家长”,一人旁白。演读后,思考并讨论两个问题,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主题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位老师通过一节课,教导孩子们懂得并学会如何关心父母,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故事,课文告诉我们,在接受父母无私的爱的同时,也要懂得回报。
2、和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体会感受。
(读文有感)沉默使孩子们领悟到最为可贵的东西:不能只会接受、享受父母的爱,更应该懂得关心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给他们带来快乐。
四、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1、我会读(9个生字)
xùn yùn shà ?j ì
迅 速蕴 藏霎 时寂 静
qià fàn zhìzhuō?fán
恰 恰 犯错误 稚拙烦 恼
2、我会写(14个生字)
贺顾迅速复恰犯缓婆议达稚烦享
(学生写到方格本或米字格中,教师巡视指导)
3、读写词语
祝贺迅速重复沉静恰恰缓和外婆建议惊喜
表达烦恼享受安静蕴藏霎时寂然幼稚犯错
4、理解词义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动。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依旧。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继而:接着。
稚拙:幼稚笨拙。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沉默不语:不说话。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五、在“热闹”中感受爱——学习第一部分。
1、观察插图,你想到什么词?从哪些句子能体会到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兴奋、热闹、争先恐后、兴高采烈……)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品读感悟:
(1)“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2)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3)我的情绪迅速地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
(4)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
3、师生讨论理解
(1)给1—9自然段划分层次,用自己的话概括层意:
?①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语言简洁)
时间:上课时地点:教室里
?②第2自然段:“我”提出问题,引出下文。(抛砖引玉)
?③第3—5自然段:孩子们对“我”的问题完全配合,而且很自信。
“异口同声”:说明孩子们很高兴。
……此处隐藏29208个字……,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习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并通过网络在“小论坛”中发表。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网页,有的发出环保倡议等,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到网上去,在地球村展示台展示,引起社会的共鸣。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可贵沉默》说课稿15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情境教学法、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营造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表演导入——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表演唱《表情歌》,体验情绪的变化:快乐——着急――兴奋――难过——幸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孩子们的情绪变化。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这里我设计了“点数”的情境:“谁的爸爸妈妈给你过了生日?有的请举手。”同学们纷纷举手。我接着煽情:“我要点数了。1,2,3……10。哇这么多,第一组10个,第二组11,12……21个,……那么第四组呢?”同学们兴奋极了,手举的高高的,生怕少数了自己,仿佛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主人公。接着我又问,那么又有谁知道爸妈的生日呢?只有三、五个同学举手。其他同学低下了头。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同学们的情感得到了抒发,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演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5)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首先,我推荐孩子们阅读《游子吟》及《弟子规》中《孝感动帝》、《黄香温席》等故事,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又布置了小作文《妈妈的爱》。
四、说板书
这一板书,既能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又恰如其分的落实了教学重点,形象直观,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